宿迁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4319581/2021-00233 分类 建议议案办理   财政    其他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公开日期 2021-08-19
文号 宿财案字﹝2021﹞002号 关键词 农业保险,农业农村,
文件下载
时效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答复

原宪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业保险扶持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关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市财政局收到提案后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银保监分局及有关保险经办机构多次会商会办,并就您提出的意见建议赴沭阳县、宿城区、宿豫区等地走访调研,针对性的优化部分农业保险政策,不断巩固发展主要种植业保险,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积极开发地方特色创新险种,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20211-7月,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61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8200万元,增幅达29.4%,农业保险密度达到472.4/人,农业保险深度、三大主粮作物农险覆盖率稳步增长,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越发明显。

二、提案办理结果

针对提案中的4条建议,综合会办单位意见,我们采纳了3条,自查改进了1条,并全部落实到位。

采纳的3条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推动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工作制度。20209月,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后,市财政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共同起草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宿迁市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成立由市财政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银保监分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我市农业保险工作。

二是加大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扩大农业保险的影响力,提高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市财政局会同保险经办机构在7月份开展农业保险政策宣传月活动。活动坚持面向广大农民,深入宣传农业保险相关政策,悬挂横幅800余条、张贴海报3000余张、发放宣传折页近5万份,同时通过电视流动字幕、主流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并扩大覆盖面。

三是提升农业保险基层服务水平。构建基层服务体系,缩短农险服务距离,年内新建农业保险营销服务部2个,总数达到11个,农险服务网点增加至117个,做到机构到县区、网点到乡镇、网络到村组、服务到农户。组建农业保险专业服务团队,每个乡镇配置1名农险专员,每个行政村配置1名协保员,全市共配备129名专职农险员和1500余名农险协保员,协保员多由村组干部担任,方便入户推动工作。

(二)进一步强化财政扶持

一是推进三大主粮农业保险提标落地落实。2021年起将我市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普通种植险保险金额由550/亩提高至700/亩,同时将农户自缴比例由10.23%下调至10%。提标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农户自缴费用仅提高0.55/亩,各农业经营主体投保意愿更强,全市小麦总承保面积较去年增加4.39万亩,保费增加2037万元。

二是积极开展种植收入保险试点。2020年起在三县开展水稻收入保险试点,泗阳县每个乡镇试点两个村,泗洪县、沭阳县分别选择4个、2个乡镇开展试点。2020年全省水稻收入保险第一单花落沭阳,全市水稻收入保险投保面积26.2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0.5%。今年,继续鼓励各地扩大试点范围,充分发挥财政保费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实现从保成本到保收入的转变。

三是大力推进地方特色险种创新。目前,全市纳入补贴目录的地方创新特色险种达到22个,其中瓜蒌、碧根果、稻田小龙虾等9个险种享受地方补贴。各县区通过动态调整补贴目录,将农业生产主体需求大、呼声高的险种及时纳入补贴范围,2021年泗洪县新开设碧根果种植保险,县财政补助50%;沭阳县开设花木综合保险,县财政补助60%,今年各县区特色创新险种保费增幅有望达到30%。市财政定期报送规模大、运作好的地方险种,争取纳入省财政厅高效设施农业保费补贴目录,减轻地方财政、农户保费支出压力。

对于您提出的设立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池建议,目前我市实行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准备金余额4.77亿元,其中市级1.4亿元,县区3.37亿元。根据《关于明确农业保险政府巨灾风险准备金有关问题的通知》(苏财金〔202094号),政府巨灾风险准备金可以用于省级财政奖补险种目录以外的特色农产品保险补贴,鼓励保险机构推出更多创新特色险种。

(三)进一步加大技术服务支持

一是建立农业保险技术保障体系。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宿农办202036号),针对农业自然灾害、农业重大生物灾害、重大动物疫情等六类突发事件,建立完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处理、调查评估和保险理赔工作机制,提升处置及时性。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应对组共组织市级层面农业专家24当大面积灾害出现时,立即开展灾情统计与分析、灾害评估和救灾技术指导督促做好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市、县(区)农险办及时安排人员配合做好灾情查勘、定损工作,对承保机构上报的各类报表数据进行扎口汇总,并和农业受灾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二是做好极端灾害天气保险理赔工作。按照主动、迅速、准确、合理、公开的要求建立极端灾害天气理赔绿色通道。适当下放理赔审批权限简化理赔手续积极开展线上理赔加快赔付进度20214月底,市部分地区遭受突发10以上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导致多地农作物受灾。市财政迅速与保险机构对接,启动应急服务预案,统筹调配理赔资源,提前做好资金安排,一周内全面完成4.30”灾害事故的理赔工作,共赔付案件149件,赔付金额514万元,投保农户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自查改进的1条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您提出的加快保费补贴资金的拨付速度,2个月一申请一结算,当年生效的保单财政补贴资金当年结清,不出现跨年情况切实减轻保险机构的经营压力建议,我们在征求县区财政部门和有关保险经办机构意见后决定仍按照现有文件制度执行,但就您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自查改进。

一是继续实行保费补贴按季度结算。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操作规范〉的通知》(苏农险办发〔20146号)第二章第九条财政部门应对承保数据进行审核,并对保单进行抽查,在审核检查无误的基础上,及时将保费划转保险机构,实行季度结算。目前我省各地普遍实行季度结算,每个季度初保险机构报送上季度承保数据和资金拨付申请,财政部门在对数据审核后及时拨付补贴资金,一是适应农业生产和农险投保理赔的季节性。二是常规年份保险机构农险综合利润率相对较高,季度结算可以覆盖理赔支。三是在出现大面积自然灾害或疫情时,各区财政局可特事特办,按需缩短保费补贴资金审核拨付间隔,必要时可预拨保费补贴资金。

二是强化保费资金拨付流程管理。督促各区严格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各项规定,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足额安排财政预算,切实提高补贴资金审核拨付效率,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促进资金使用绩效提高。20217月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我市农业保险保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核查,市区补贴资金管理准确、规范,您反馈的拨付时效问题已得到整改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好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工作

根据《关于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遴选工作的通知》(苏财金〔202142号)精神,按照客观公正、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原则,指导、监督各县区在10月底前完成本轮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的遴选工作突出承保机构的服务能力、合规经营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坚持规范有序、适度竞争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市场布局,提升承保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农业保险经营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大力开展水稻、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努力实现愿保尽保应保尽保,进一步提升规模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稳步推广指数保险、区域产量保险,创新开展农村环境污染责任险、农产品质量保证险、农民短期意外伤害险,鼓励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对不同险种、群体实施差异化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主要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区域特色农业保险品种的补贴力度,不断提高农户受益程度。

(三)探索开展农业保险+

深入开展银保协作、支农惠农创新工作,搭建银保桥梁,实现数据共享、网点互通、风险共担,激发农业保险风险分散的作用,推动银行降低担保门槛,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争取年内农户授信突破3亿元,节约农户利息支出超300万元。同时依托银行贷款产品优惠政策,引导经营主体主动投保农业保险,降低创新性险种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度,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此件公开发布)

                  

                  

                                      宿迁市财政局

                                      2021819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