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财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51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4319581/2025-00124 分类 建议议案办理   财政    其他
发布机构 ${currentUser.inDepartmentName!} 公开日期 2025-06-16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51号提案的答复

A

           ﹝公开﹞

宿财案字202528                     签发人:王德鹏

关于市政协次会议第051号提案的答复

裴玉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发挥产业发展基金投促作用 助力我市“615”现代产业引资聚链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2025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启动以来市财政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实施制定出台2025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实施方案》宿财预202512),强化工作举措,明确专人负责,细化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要求。为做好提案办理工作,针对提案反映的问题,市财政局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组织开展全市政府投资基金调查研究,并会同市工信局就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研讨会商。办理过程中,主动向委员提交《关于我市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及时听取委员意见切实提升提案办理质量。

针对您提出的搭建平台、强化联动、规范管理等3条建议,我们全部采纳并予以落实,具体情况如下:

一、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产融对接。一是优化基金布局。以支持我市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为目标,构建“市级母基金+区域基金+专项基金”的产业基金三级架构运作体系,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及子基金15支,认缴规模99.23亿元,实缴规模34.17亿,覆盖产业投资、创业投资、产才融合等领域,不断加大“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力度。累计投资新材料产业6.15亿元、机电装备产业5亿元、新能源产业2.8亿元积极支持615”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促进产业协同。打好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持续实施重大项目引建、骨干企业培育、关键环节补强等十大行动,工信按月调度新能源、高端纺织、绿色食品三个产业产值培育、重大项目等重要指标进展情况,全力保障产业发展,力争绿色食品产业产值突破千亿,成为全市第三个千亿产业。三是加强银企对接。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梳理企业融资服务需求,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方案宣讲,为企业提供针对性融资服务。组织企业参加“金融赋能制造强省”行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良性循环。

二、强化市县联动,促进协同发展。一是加大投资支持。发挥45亿元市级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带动作用,结合县区实际推动设立8区域子基金,目前除泗阳县、湖滨新区以外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围绕洪县新材料、机电装备、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市产业发展基金出资30%与泗洪县财政局合作设立2亿元“泗洪县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专项投资于泗洪县域企业。截至20255末,市产业发展基金及子基金累计投资鑫华汽配、米格新材料等泗洪县企业8、投资额2.38亿元,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资本动力。二是推动供需对接。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通过举办供需对接活动等形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分工合作,全力疏通产业链上下游“断点”“堵点”,提高市县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实现整体联动统筹发展,每年市级层面举办15场以上供需对接活动,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三、细化工作举措,提升管理质效。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市财政局落全省政府投资基金1+9”监管制度要求,推动出台《宿迁市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宿政发〔202461号)及9项配套制度,不断夯实基金运营管理制度基础二是加强考核监管。定期开展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根据基金政策目标、所处阶段等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评价指标,综合评判政策效益、运营效能、投资业绩和风险控制情况,全面反映基金运作管理质效。三是优化管理费计提标准。按照投资期、退出期、清算期等分阶段优化管理费提取标准,将管理费与绩效评价相挂钩,强化基金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切实发挥绩效评价对基金运作管理的“指挥棒”作用。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模式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完善银企对接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发挥政府投资基金赋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

                                   宿迁市财政局

                                2025616

联系人:市财政局金融处秦佳妮

联系电话:0527-84363033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


相关信息